2019减税降费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1-200)单选题
2019-11-08 15:53:16 来源:
2019减税降费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1-200)单选题
101.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提供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应当( D )。
A.录入信息系统就不再留存了
B.于次年汇缴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C.于次月扣缴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D.按照规定妥善保存备查
102.居民纳税人取得下列所得按次征税的有:( B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经营所得
103.采取累计预扣法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对余额为负值时,( D)。
A.当期办理退税 B.次月扣缴申报时办理退税
C.不予退税 D.暂不退税
104.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C )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A.3500元/月
B.4800元/月
C.5000元/月
D.60000元/年
105.下列不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的有( D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经营所得
106.(D )是自然人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事项的唯一代码标识
A.中国公民身份号码
B.有效的外国护照
C.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D.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
107.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是(A)
A.年终加薪
B.托儿补助费
C.差旅费津贴
D.独生子女补贴
108.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以上所称纳税年度是指(B)
A.自农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B.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C.从取得收入的那天起满365天止
D.从取得收入的那天起满360天止
109.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不包括(C)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经营所得
D.稿酬所得
110.综合所得适用的税率为(B)的()级超额累进税率。
A.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五
B.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七
C.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五
D.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七
111.下列各项所得,不适用20%的比例税率的是(D)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12.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为(C)的()级超额累进税率。
A.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五
B.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七
C.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五
D.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七
113.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B)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家税务总局
D.县人民政府
114.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上所称专项扣除不包括(D)
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商业健康险
115.下列所得中,应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A)
A.个人因参加企业的有奖销售活动而取得的奖品所得
B.个人处置“打包”债权取得的收入
C.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
D.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
116.残疾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可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是(D)
A.偶然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17.残疾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不可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是(B)
A.工资薪金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经营所得
118.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上所称成本、费用不包括(B)
A.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
B.赞助支出
C.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
D.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19.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C)计算。
A.10%
B.20%
C.25%
D.30%
120.自(D)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A.2019年1月1日
B.2020年1月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2年1月1日
121.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C)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A.1
B.2
C.3
D.5
122.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B)元/月。
A.100
B.200
C.300
D.400
123.某储户2016年1月1日存入银行三年期存款50000元,年利率为2%,存款到期时全部取走,其应纳税额为(A)
A.0
B.280
C.440
D.600
124.下列各项中,以取得的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B)
A.稿酬所得
B.偶然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25.自然人APP端自动出现从未任职的任职受雇单位,而自己又完全不知情,存在信息冒用嫌疑,该怎么办?(B)
A.点击“申诉”,选择“曾经任职”方式,进行反馈处理
B.点击“申诉”,选择“从未任职”方式,进行反馈处理
C.直接该人任职受雇单位删除
D.不用处理
126.在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扣缴申报的主体流程是:( D )
A.报表填写——人员信息采集——申报表报送——税款缴纳
B.报表填写——人员信息采集——税款缴纳——申报表报送
C.人员信息采集——申报表报送——税款缴纳——报表填写
D.人员信息采集——报表填写——申报表报送——税款缴纳 127.2018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第( D )次修订。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28.个税改革后,下列属于分类所得的项目有: ( B )
A.稿酬所得 B.偶然所得
C.其他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29.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在预缴申报时,纳税人最多可以享受( C )项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六项
130.下列属于综合所得中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的有:( C )
A.“三险一金” B.大病医疗
C.商业健康险支出 D.保险赔款
131.李某和其妻子钱某婚后购买一套住房,属于首套住房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李某和钱某均可以扣除住房贷款利息;
B.李某和钱某每月均可扣除的额度是1000元;
C.李某和钱某可以由其中一人扣除,每月扣除额度是1000元;
D.李某、钱某所购买住房如果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扣除的标准要高于1000元。
132.纳税人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应当留存:( A )
A. 住房贷款合同 B. 结婚证
C. 购房发票 D. 物业费收据
133.纳税人赡养( D )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
A.50岁以上
B.60岁以上
C.50岁(含)以上
D.60岁(含)以上
134.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不包括( C )
A.赡养人平均分摊
B. 赡养人约定分摊
C. 赡养人指定分摊
D.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135.( B )部门提供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
A.教育部门
B.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C.公安部门
D.民政部门
136.纳税人A有姊妹两人,父母均在老家,由在老家的妹妹负责日常照料。以下分摊方法正确的是:( A )
A.A跟其妹妹约定,每人每月均摊扣除1000元
B.A跟其妹妹约定,由A全部扣除2000元
C.老人指定A分摊1500元,其妹妹分摊500元
D.老人指定A分摊500元,其妹妹分摊1500元
137.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起始时间为子女接受教育入学或年满三周岁的( A )
A.当月 B.次月 C.上月 D.下年
138.纳税人的子女接受下列哪项教育的相关支出,可以按照每个子女规定的标准定额扣除( B )。
A.课外辅导班 B.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
C.兴趣辅导班 D.家庭教师辅导
139.纳税人在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B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A.300元 B. 400元 C.500元 D.600元
140.纳税人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 C )月?
A.24个月 B.36个月 C.48个月 D.60个月
141.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照( C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A.2400元 B.3000元 C.3600元 D.4800元
142.纳税人发生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超过(A)元的部分在( )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A.15000,80000 B.10000,80000
C.15000,60000 D.10000,60000
143.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在一定标准内扣除。其中,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是指( B )
A.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和自付部分
B.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
C.个人负担的所有费用
D.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部分。
144.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几档? ( B )
A.两档 B.三档 C.四档 D.五档
145.纳税人李某符合住房租金扣除条件,具体租房时间自2019年4月起,他可开始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具体时间是? ( B )
A.2019年3月 B.2019年4月
C.2019年5月 D.2019年6月
146.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支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 C )。
A.月末 B.季末 C.年末 D.当月
147.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 A )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A. 当月 B.次月 C. 当年 D.次年
148.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时间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规定时间,这个规定时间是( C )
A.120个月 B.180个月
C.240个月 D.300个月
149.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扣缴义务人。这个规定时间是( B )
A.每年11月份 B.每年12月份
C.每年第三季度 D.每年第四季度
150.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及其他留存备查资料应当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一定时间,这个时间是( D )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151.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 D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152.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什么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D )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
153.( A )应当对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A.纳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税务机关 D.公安机关
154.住房租金专项扣除支出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由( C )享受扣除。
A.夫妻双方约定扣除 B.夫妻一方扣除
C.承租方 D.出租方
155.住房租金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 B )为准。
A.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期限
B.实际租赁期限
C.约定的租赁期限
D.口头协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