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2014-11-19 07:30:31 来源:中华财会网
损额、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非实际亏损额和实际亏损额。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在汇总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在境外同一国家(地区)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计算的亏损,不得抵减其境内或他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同一国家(地区)其他项目或以后年度的所得按规定弥补。在填报本表时,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第13、14条有关规定,分析填报企业的境外分支机构发生的实际亏损额和非实际亏损额及其弥补、结转的金额。
1.第2列至第5列“非实际亏损额的弥补”:填报纳税人境外分支机构非实际亏损额未弥补金额、本年发生的金额、本年弥补的金额、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金额。
2.第6列至第19列“实际亏损额的弥补”:填报纳税人境外分支机构实际亏损额弥补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5列=第2+3-4列。
2.第11列=第6+7+…+10列。
3.第19列=第14+15+…+18列。
(二)表间关系
第4列各行+第13列各行=表A108000第4列相应行次。
A108030《跨年度结转抵免境外所得税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规定,填报本年发生的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抵免的所得税额。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至7列“前五年境外所得已缴所得税未抵免余额”:填报纳税人前五年境外所得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尚未抵免的余额。
2.第8至13列“本年实际抵免以前年度未抵免的境外已缴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用本年未超过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的余额抵免以前年度未抵免的境外已缴所得税额。
3.第14至19列“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境外所得已缴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和本年未能抵免并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境外所得已缴所得税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7列=第2+3+…+6列。
2.第13列=第8+9+…+12列。
3.第19列=第14+15+…+18列。
(二)表间关系
1.第13列各行=表A108000第14列相应行次。
2.第18列各行=表A108000第10列相应行次-表A108000第12列相应行次(当表A108000第10列相应行次大于表A108000第12列相应行次时填报)。
A10900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规定、《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计算总分机构每一纳税年度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总机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0000)第31行的金额。
2.第2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表A100000第29行的金额。
3.第3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填报表A100000第30行的金额。
4.第4行“总机构用于分摊的本年实际应纳所得税”:填报第1-2+3行的金额。
5.第5行“本年累计已预分、已分摊所得税”: 填报总机构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跨地区分支机构本年累计已分摊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本年累计已预分并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第6+7+8+9行的金额。
6.第6行“总机构向其直接管理的建筑项目部所在地预分的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总机构按照规定在预缴纳税申报时,向其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所在地按照项目收入的0.2%预分的所得税额。
7.第7行“总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总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8.第8行“财政集中已分配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
9.第9行“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0.第10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的所得税额。
11.第11行“总机构本年度应分摊的应补(退)的所得税”:填报总机构汇总计算本年度应补(退)的所得税额,不包括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4-5行的金额。
12.第12行“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25%的金额。
13.第13行“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25%的金额。
14.第14行“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50%的金额。
15.第15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的金额。
16.第16行“总机构境外所得抵免后的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2-3行的金额。
17.第17行“总机构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2+13+15+16行的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4行=第1-2+3行。
2.第5行=第6+7+8+9行。
3.第11行=第4-5行。
4.第12行=第11行×25%。
5.第13行=第11行×25%。
6.第14行=第11行×50%。
7.第15行=第11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
8.第16行=第2-3行。
9.第17行=第12+13+15+16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第31行。
2.第2行=表A10000第29行。
3.第3行=表A10000第30行。
4.第5行=表A10000第32行。
5.第12+16行=表A10000第34行。
6.第13行=表A100000第35行。
7.第15行=表A10000第36行。
A109010《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填报。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规定、《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计算总分机构每一纳税年度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
一、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税款所属时期”:填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2.“总机构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
3.“总机构纳税人识别号”、“分支机构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4.“应纳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按照汇总计算的、且不包括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的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数据来源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A109000)第11行“总机构本年度应分摊的应补(退)的所得税”。
5.“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统一计算的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的25%。
6.“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统一计算的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的25%。
7.“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分摊方法计算,由各分支机构进行分摊的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8.“营业收入”:填报上一年度各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的合计额。
9.“职工薪酬”:填报上一年度各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合计额。
10.“资产总额”:填报上一年度各分支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实际使用的应归属于该分支机构的资产合计额。
11.“分配比例”:填报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各分支机构分配比例,分配比例应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12.“分配所得税额”:填报分支机构按照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乘以相应的分配比例的金额。
13.“合计”:填报上一年度各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总额、职工薪酬总额和资产总额三项因素的合计数及本年各分支机构分配比例和分配税额的合计数。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25%。
2.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25%。
3.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50%
4.分支机构分配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合计)×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合计)×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分支机构资产总额)×30%。
5.分支机构分配所得税额=该分支机构分配比例×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
(二)表间关系
应纳所得税额=表A109000第11行。
相关热词搜索: 2014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上一篇:2015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变化总结
下一篇: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常见问题解答